map
第一鰻波
漁撈養殖
雲林縣口湖鄉外埔路1-3號
0963-120203

場域介紹

為養鰻產業留記錄 都市女子與「鰻波」共舞

說到第一鰻波,就不能不提嚴竹英,她在推廣養鰻產業時總是侃侃而談,解說鮮活有趣,但當年嫁給先生陳錦謀後,從台北來到雲林口湖,當過莒光號小姐,看慣大都市繁華的她一度不能適應,看到滑溜溜的鰻魚,甚至嚇到想「離婚」落跑,但個性不服輸的她,跟著先生鑽研技術,養殖的鰻魚獲得市場青睞,一批批銷往日本。

這樣的成功也讓她疑惑,為何這麼高品質的鰻魚,台灣人反而很難吃得到,對養鰻產業也相當陌生,因此決定推廣食鰻文化,先是通過SGS產銷履歷驗證,還用自家的胭脂鰻開發料理參賽,直到拿下全國模範漁民、績優農業產銷班後,先生才明白她是玩真的,想為2人多年打拚的事業留下印記,因此除了顧著本業外,也開始上課精進,這次換他要在背後支持「好牽手」。
第一鰻波的嶄新入口意象,分得出來哪隻是公、哪隻是母嗎?
第一鰻波的嶄新入口意象,分得出來哪隻是公、哪隻是母嗎?
第一鰻波的英文取自鰻波的諧音「manpower」,很有味道。
第一鰻波的英文取自鰻波的諧音「manpower」,很有味道。

漁撈養殖

生產特色
鰻魚公主說故事 看盡養鰻產業興衰史

現在來到第一鰻波工坊,就能聽嚴竹英這位「鰻魚公主」說故事,將養鰻產業的沿革娓娓道來,從早期的一些養鰻工具中,感受到當年漁民的辛苦,就像早年因為運輸不發達,漁民得騎著機車,大老遠從雲林到淡水買苗,還因為沒有冷藏設備,用冰塊降溫,要和時間賽跑。

由於鰻魚是高經濟價值的養殖物種,為降低帶菌汙染可能性,養殖池無法開放遊客參觀,為了揭開神祕面紗,第一鰻波透過圖說及影片,呈現包括種類、養殖過程、戀愛史,以及從鰻苗到成鰻經歷3趟遷徙的故事,相當有趣。

講解過程當然也要有遊戲熱場,如果是團體參訪,工坊還會安排恐怖箱橋段,分別裝著滑溜溜的鰻魚、鱔魚、泥鰍,讓遊客伸手試膽,猜猜看哪個箱裡裝的才是第一鰻波的胭脂鰻。
第一鰻波的鰻魚養殖場可是私家重地,去年為了宣傳,才留下這難得記錄。
第一鰻波的鰻魚養殖場可是私家重地,去年為了宣傳,才留下這難得記錄。
早期養鰻的工具,鰻苗從台北運回來,還得經過篩選。
早期養鰻的工具,鰻苗從台北運回來,還得經過篩選。

漁撈養殖

服務特色
鰻魚的故鄉在這裡 好吃祕訣是「快樂」

雲林口湖鄉養殖的鰻魚占全台的7成,有「鰻魚的故鄉」稱號,而埔南村這個地方,全盛時期幾乎9成以上都在養鰻,「第一鰻波工坊」這個名字,就是象徵第一座養殖池就在這裡,陳錦謀說,他16歲時就跟著哥哥養鰻,退伍後考上台北工專,畢業後雖曾短暫在台北打拚,最後還是回到故鄉重拾養殖事業。

第一鰻波的胭脂鰻深受日人歡迎,近年也拿下農村好物、台灣燈會伴手禮、雲林縣伴手禮等肯定,陳錦謀的訣竅就是把鰻魚當「寵物」養,有好心情才有好產出,另外就是堅持人工餵養,1天2次,可以適度調整分量,鰻魚不會太飽或餓過頭,隨時保持活力。

為了讓鰻魚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近年來也會運用益生菌處理水質,飼料上的調配更加強飾口性,考量到每年浮動的鰻苗價格,放養量隨時調整,養殖池大小從以前到現在沒變過,才能管理好每隻鰻魚的健康。

第一鰻波的招牌就是胭脂鰻,嚴選無毒養殖的優質白鰻,在製作的過程中嚴格控管,成品保存或宅配時也是全程冷凍,確保新鮮度,在推廣行銷時,也會將鰻魚切片做成鰻魚串、鰻魚便當等,另外就是鰻魚御飯糰DIY,感受從魚池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第一鰻波的鰻魚串色香味俱全。
第一鰻波的鰻魚串色香味俱全。
為推廣鰻魚,夫妻倆精心研發鰻魚便當,陳錦謀為此還去上課學煮菜。
為推廣鰻魚,夫妻倆精心研發鰻魚便當,陳錦謀為此還去上課學煮菜。
把手放進恐怖箱,摸摸看鰻魚、鱔魚、泥鰍的不同。
把手放進恐怖箱,摸摸看鰻魚、鱔魚、泥鰍的不同。
鰻魚御飯糰DIY也是很受歡迎的體驗活動。
鰻魚御飯糰DIY也是很受歡迎的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