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欣綠農園
蔬菜 漁撈養殖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55號
03-8701861

場域介紹

馬錫山下的湧泉 孕育豐富生態與美味

濕地是環境之肺。坐落於花蓮光復的馬太鞍,有著東台灣最負盛名的濕地,區域內的欣綠農園,20多年前由一個釣魚池開始經營休閒農業。農園主人朱進郎,畢業後放棄都市的工作生活,自認有著做農命,每當舉起鋤頭,心裡倍感踏實,於是回到故鄉,結合在地文化與食材,打造心中的理想園地,他也是馬太鞍濕地發展生態觀光的重要推手。
湧泉匯聚的芙登溪穿越濕地,終年維持攝氏22度左右。
湧泉匯聚的芙登溪穿越濕地,終年維持攝氏22度左右。
馬太鞍濕地內的環境,透過解說能更能讓人認識生態之美。
馬太鞍濕地內的環境,透過解說能更能讓人認識生態之美。

蔬菜

生產特色
採集野菜 品味土地滋養的原始風味

阿美族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被譽為最懂得採集野菜食用的民族,每個季節都會出現市面上罕見的蔬果,也是欣綠菜單上的一大亮點。比棒球大些布滿顆粒的橘黃色麵包果、大型檸檬狀的木鱉子、季節限定的箭筍、四角長條型的翼豆、細長棍狀的藤心、迷你柿狀的綠色苦茄、細枝狀的牧草心、帶著幼瓜的南瓜花,還有水田芥、龍葵、過貓、野莧、海菠菜、赤道櫻草等各種葉菜。
除了部分葉菜與農民契作外,欣綠大部分野菜靠採集而來。為了推廣食農教育,近幾年開始在園區內栽種可食地景,除了芙登溪上的水田芥,農地種植洛神、葛鬱金、苦茄、辣椒、過貓,種子館旁有仙草、秋葵、萬壽菊,溪畔則有芋頭、木鱉子、翼豆等,短期作物依季節種植,多年生植物則有四季不同的變化,讓遊客在用餐之餘可以就近認識菜餚的植株原貌,還可按時節推出各種農事體驗活動。
濕地的棚架上爬滿可食作物,是食農教育的天然體驗教室。
濕地的棚架上爬滿可食作物,是食農教育的天然體驗教室。

蔬菜

服務特色
深入探索自然 結合食農教育引發關注

回鄉與父親一同經營的朱湘榕,餐飲科班畢業,將所學結合在地食材,在夏季推出名符其實的「流水席」,設置餐桌椅於芙登溪上,讓人腳踏在終年恆溫的冰涼溪水中,享受在地食材特製的清爽下午茶套餐,一推出就大受好評,也讓農二代信心大增。
濕地內雖然有公部門規劃的棧道,但整體環境仍盡可能維持自然樣貌,讓水鳥和水生動植物棲息。朱湘榕強調,一般遊客實在很難透過漫步看見雜草叢生中的生態活動,預約生態導覽才能更深入認識濕地。
這幾年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的議題,使保種受到重視,欣綠農園也設立一座種子館,陳列許多不同種子,並利用種子進行DIY工藝。朱進郎提到,種子也是食農教育的一環,外型相似的豆子卻能長出不同的植株,結出形狀互異的豆莢。運用種子百態,讓更多人了解種子,引發大眾關注種子不只是食物,還攸關著我們的環境生態。
夜幕低垂,濕地裡的燈火逐漸熄滅,蛙鳴聲卻不斷此起彼落,春末的點點螢光現身,各種生物把握機會延續生命。當人類懂得珍惜濕地,濕地生命也會以乾淨的環境作為回報。
一年四季可品嘗不同的野菜料理。
一年四季可品嘗不同的野菜料理。
野菜鬆餅DIY體驗。
野菜鬆餅DIY體驗。
利用在地稻米進行的搗麻糬體驗。
利用在地稻米進行的搗麻糬體驗。

漁撈養殖

生產特色
地底天然湧泉水 形塑馬太鞍濕地

這片濕地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域,早年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f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此處屬於內陸濕地,與河口或海口濕地水量豐沛的景觀不同,周邊環境除了農田,很多人誤以為欣綠農園內的三座池塘就是濕地全貌。馬太鞍濕地面積廣達12公頃,是一片地下湧泉不斷冒出的沼澤地,仔細觀看魚池底部,不難發現地底不斷冒出的氣泡與湧泉。
源自中央山脈的地下水,在馬錫山腳下流出地面,湧泉匯聚的芙登溪穿越濕地,整片濕地看似長滿植物綠油油,下方的泥淖地可是孕育著各種不同長相的水生生物。也是因為土地含水量高,農業時代在此耕作收成很低,如果不是種植水生作物,農民往往會蓄水養魚,成為農漁業並存的現象。
魚池吸引釣客的原因,正是因為湧泉水質純淨,魚肉鮮美細緻,有著自然的甜味。欣綠藉著湧泉魚池的優勢放養深受市場歡迎的台灣鯛,透過純淨好水的洗禮,不但沒有土腥味,再以凸顯原味的單純鹽烤方式料理,魚肉嫩而不柴,成為餐廳最受好評的招牌菜。
於芙登溪上進行的流水席,為夏季限定。
於芙登溪上進行的流水席,為夏季限定。
緊鄰餐廳的池塘,是許多濕地生物的家。
緊鄰餐廳的池塘,是許多濕地生物的家。

漁撈養殖

服務特色
環保的巴拉告捕魚法 人與自然共存典範

提到魚,馬太鞍濕地還有一項阿美族傳統生態捕魚法巴拉告。阿美族人在芙登溪水域構築一塊捕魚區,開放一段閘口讓魚蝦自由進出,區內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幹、九芎枝幹和山棕葉等天然材料,搭建一個數層棚架放入溪水中,營造不同環境供魚蝦棲息;上層為一般淡水魚,中層是蝦類,底層則為鰻、鱔、泥鰍等底棲性魚類。
經過一段時間後,堵住閘口,將枝幹提出水面,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可輕鬆抖入三角魚網中;而藏身在底層竹筒的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也可輕易捕獲;再搬空區內所有材料,利用三角網撈起水中的大小魚獲。捕撈結束,將所有材料放回溪中,打開閘口,任魚蝦恣意優游其中,準備下一次的巴拉告。
漁獲上岸後,阿美族的傳統煮法也很特別。以切開的巨竹或折起檳榔葉鞘作為容器,放入野菜、魚蝦、鹽巴和清水;一旁火堆丟入洗淨、瀝乾的石頭,等石頭燒至發燙呈白色,迅速夾起丟入容器中,利用石頭的熱度加溫煮沸,只要放一點鹽,就是新鮮原味的石煮鍋。由人工放養到巴拉告生態捕魚體驗,濕地裡的河鮮之所以獲得好評,正是仰賴著大地供給的天然湧泉。
生態捕魚法巴拉告。
生態捕魚法巴拉告。
以滾燙石頭煮熟魚湯的水煮鍋。
以滾燙石頭煮熟魚湯的水煮鍋。
湧泉放養的鹽烤台灣鯛。
湧泉放養的鹽烤台灣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