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益順休閒農莊
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25鄰雲閩15號
03-8821123

場域介紹

每日一杯茶 快活到六十

每年夏季,東部賞金針花海的首推之地,就是海拔約800公尺的富里六十石山。有著極佳視野的六十石山位於海岸山脈,天氣晴朗時,花東縱谷景觀盡收眼底;而除了每年兩個月的澄黃金針花期,平時一片綠油油的山上,隨時可品嘗一杯山氣滋育的清香好茶。
沿著山路指標來到益順休閒農莊,一旁的古厝是林家早年的住所。在西部遭遇八七水災的雲林閩南人,陸續遷移至六十石山種植金針,礙於孩子就學、產業道路不便,不少家庭多半居住在山腳的竹田,暑假農忙時全家大小一起搬上山採金針,林俊傑的暑假都是和金針一起度過。
山上的茶園位在景緻極佳之處
山上的茶園位在景緻極佳之處
益順休閒農場有餐廳、民宿,採多元化經營。
益順休閒農場有餐廳、民宿,採多元化經營。

生產特色
由茶葉門外漢 轉變為茶賽常勝軍

為了讓農民不只有金針一項農產的收入,因山區霧氣重,八○年代開始推廣在六十石山種茶。林俊傑的父親也種了2萬4千棵茶樹廣達兩甲,可惜無暇管理,請人照顧每年花費數十萬卻又不得要領。當時公部門將六十石山規畫為金針觀光園區,興建涼亭、整修道路,山上的發展指日可期,於是要求林俊傑接手嘗試。
茶葉門外漢的林俊傑,在親人介紹下到越南的新興茶廠,與南投茶師學習製茶一個月,從早到晚的學習讓他對製茶程序充分了解,回家後,開始以自家的茶菁製茶;第二年參加花蓮縣製茶比賽,獲得頭等獎的殊榮。
林俊傑的製茶技術獲得肯定,也保住山上的茶園,茶樹雖然經颱風摧殘幾乎得重新種植,但懂茶的林俊傑開始依山勢坡度種茶,做好茶園管理,雖然許多花費付諸流水,但因為林俊傑總能在屢次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加上山上的觀光產業日漸繁榮,經營起民宿餐飲,一家人終於由山下搬上山居住,也便於就近管理茶園與金針園。
一年可以五收的茶樹。
一年可以五收的茶樹。
夏秋茶葉受小綠葉蟬啃食,製成蜜香紅茶滋味迷人。
夏秋茶葉受小綠葉蟬啃食,製成蜜香紅茶滋味迷人。
林俊傑製茶是比賽常勝軍。
林俊傑製茶是比賽常勝軍。

服務特色
轉型有機 透過體驗帶動淡季人潮

茶樹大約每20年更換新株,益順的茶樹目前以台茶12號金萱、銀香烏龍和大葉烏龍為主,青心烏龍慢慢淘汰中。六十石山上的茶樹一年可有五收,春冬採收的茶菁製作半球狀烏龍茶,夏秋可採收三次,但此時會有小綠葉蟬啃食葉片,因而製作蜜香紅茶。
以往春茶採完,到夏季採收期有較長的休息,茶農會修剪茶樹以利生長,而產生的傷口採取噴藥防止病害,藥效約15天,距離下一次採收約兩個月。這兩年林俊傑開始將茶區陸續改為有機栽培,完全不噴藥,修剪後讓茶樹自行癒合,雖然速度較緩慢,但讓人更加安心。
為了改變六十石山花季遊客爆滿、非花季空無一人的景況,林俊傑與山上的茶葉產銷班班員配合富里農會的輔導,舉辦茶葉體驗活動,帶領遊客採茶、製茶、品茶,還有趣味的茶餅DIY,並在全國農會舉辦的「茶覺輕旅行」活動中,獲得全台十大茶區票選之冠,就是要告訴人們,一年四季來到六十石山,都能感受不一樣的天地之美。
採收的茶菁經過萎凋後進入製茶過程。
採收的茶菁經過萎凋後進入製茶過程。
遊客參與的採茶體驗。
遊客參與的採茶體驗。
益順的茶葉包裝曾獲得紅點設計獎。
益順的茶葉包裝曾獲得紅點設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