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介紹
親手做泥火山豆腐 品嘗土地孕育的美味
由台九線轉入羅山村,不久,主要聚落沿著道路兩旁擴散,再往東向著位於海岸山脈的羅山瀑布而行,道路開始爬升,約4公里後,沿著指標來到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質樸的農居映入眼簾,兩棟屋舍中的空間,如今擺放幾張桌椅,搭配一旁的爐灶、石磨,成了體驗區,帶領人們認識「泥火山豆腐」。
日治時期祖父輩由西部搬遷至羅山的林淑萍提到,當時物資不普及,羅山地區的日本人取泥火山鹵水製作豆腐,祖父們也相互仿效;山區取水不易的旱地,多用來種植雜糧,自製豆腐成了家戶的日常。後來交通便利、經濟起飛,自製豆腐逐漸消失。直到九○年代的社區營造,長輩們找回過去的印象,泥火山豆腐轉變為休閒農業的體驗遊程。
由台九線轉入羅山村,不久,主要聚落沿著道路兩旁擴散,再往東向著位於海岸山脈的羅山瀑布而行,道路開始爬升,約4公里後,沿著指標來到羅山大自然體驗農家。質樸的農居映入眼簾,兩棟屋舍中的空間,如今擺放幾張桌椅,搭配一旁的爐灶、石磨,成了體驗區,帶領人們認識「泥火山豆腐」。
日治時期祖父輩由西部搬遷至羅山的林淑萍提到,當時物資不普及,羅山地區的日本人取泥火山鹵水製作豆腐,祖父們也相互仿效;山區取水不易的旱地,多用來種植雜糧,自製豆腐成了家戶的日常。後來交通便利、經濟起飛,自製豆腐逐漸消失。直到九○年代的社區營造,長輩們找回過去的印象,泥火山豆腐轉變為休閒農業的體驗遊程。
雜糧

以有機農法 種植高蛋白的黃豆
同一個時期,花蓮農改場積極輔導羅山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村,除了隨處可見的稻田,林家旱地的黃豆,也採有機方式栽培。以往栽培的黃豆品種較小顆,這幾年在改良場協助下,改種花蓮1號,除了適合環境外,此品種黃豆的蛋白含量高,最適合製作豆漿和豆腐,煮出的豆漿奶香味濃郁,而高蛋白質含量所凝固的豆腐量才多。
市售傳統豆腐以石膏作為凝固劑已有兩千年歷史,羅山的先民則是利用在地的泥火山水作為鹽鹵。過去板塊由海底上升時,部分海水被夾在斷層裡,造山運動使斷層受到推擠,於是將地面下100多公尺的海水帶到地面;這些海水經過泥岩層夾帶泥巴,形成了泥火山,水溫終年維持在22-26度。
取回的泥火山水需沉澱至少一星期,待上層水質清澈後煮沸使用;因泥火山有地下泉水滲入,濃度比海水鹽鹵淡,而且依天候每天濃度皆不同,製作豆腐的使用量較多。
同一個時期,花蓮農改場積極輔導羅山成為全國第一個有機村,除了隨處可見的稻田,林家旱地的黃豆,也採有機方式栽培。以往栽培的黃豆品種較小顆,這幾年在改良場協助下,改種花蓮1號,除了適合環境外,此品種黃豆的蛋白含量高,最適合製作豆漿和豆腐,煮出的豆漿奶香味濃郁,而高蛋白質含量所凝固的豆腐量才多。
市售傳統豆腐以石膏作為凝固劑已有兩千年歷史,羅山的先民則是利用在地的泥火山水作為鹽鹵。過去板塊由海底上升時,部分海水被夾在斷層裡,造山運動使斷層受到推擠,於是將地面下100多公尺的海水帶到地面;這些海水經過泥岩層夾帶泥巴,形成了泥火山,水溫終年維持在22-26度。
取回的泥火山水需沉澱至少一星期,待上層水質清澈後煮沸使用;因泥火山有地下泉水滲入,濃度比海水鹽鹵淡,而且依天候每天濃度皆不同,製作豆腐的使用量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