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洄遊吧食魚體驗館
漁撈養殖
花蓮縣新城鄉七星街32號2樓
0968-779-878

場域介紹

由識魚而懂得食魚 永續海洋文化

七星潭,花蓮最負盛名的觀光景點,藍色海灣旁的小聚落充斥著民宿與飯店。欣賞海景之外,每當漁船向著礫石灘駛來,遊客莫不被用來接駁魚貨的鏟土車吸引,紛紛靠近觀看;即使沒有碼頭、漁港,七星潭至今仍持續著漁撈行為,因為海灣外的黑潮,正如動畫〈海底總動員〉所呈現,是一條洄游生物的高速公路,而七星潭,正是生物們的休息站。
聚落裡靠近海岸旁,由縣政府委外經營的遊客中心二樓,洄遊吧食魚體驗館給人的第一眼便是海味濃郁。階梯牆面畫著一條條等比例大小的海魚,這些都是在七星潭可以捕獲的魚種;而由座位區向外望,七星潭景致盡收眼底。海面上,可以看到近遠處共有五張定置網。
介紹本地當季洄游魚種,並藉由實際觸摸、觀察,瞭解更多食魚小秘密。
介紹本地當季洄游魚種,並藉由實際觸摸、觀察,瞭解更多食魚小秘密。
帶領大家透過互動搶答與遊戲牌卡操作,進入體驗活動主題。
帶領大家透過互動搶答與遊戲牌卡操作,進入體驗活動主題。

漁撈養殖

生產特色
透過漁法、漁具、魚種介紹 傳遞食魚教育

洄遊吧的創辦人黃紋綺,從小放假在外公家經營的定置網跟著大人跑,念的是海洋環境工程,對海並不陌生,卻發現除了漁業相關人員,生活在海島上的人們,沒什麼人念得出魚的名字,更遑論適合食用和瀕危的魚種,以及各種漁撈方法。為了永續海洋,她決定在有著悠久漁業歷史的七星潭,投入食魚教育。
「七星潭摸魚趣」是洄遊吧的主要體驗活動,透過漁法、適合食用魚種、當季魚種類別、DIY烹煮等過程;而受天候影響僅夏季限定的「勇闖海上大迷宮」,除了互動式解說與DIY外,還能搭乘賞鯨船近距離觀察定置漁網。活動中帶領參與者一步步認識海洋,不只是品嘗海鮮文化,還能進階到認識海洋文化。
漁撈方法的重要性攸關著海洋資源能否永續。黃紋綺解釋,沒有一種漁法一定優於其他,七星潭海灣內除了定置網,還有延繩釣與一支釣,這些是相對友善的漁法,屬於被動式捕撈,魚類是自己上鉤或游入,與圍網和拖網的主動捕捉不同,某些漁法甚至可能會破壞魚類的棲地。希望大家能熟悉漁法進而挑選漁法,如同選擇有機友善的農產品。
如何烹調也是食魚教育的重點。
如何烹調也是食魚教育的重點。
瞭解魚從大海到餐桌的歷程之後,也要品嚐來自太平洋當季的鮮美料理,或者自己動手學做魚料理。
瞭解魚從大海到餐桌的歷程之後,也要品嚐來自太平洋當季的鮮美料理,或者自己動手學做魚料理。

漁撈養殖

服務特色
以魚為主角 重新連結人與海洋

定置漁網像是個海上迷宮,總面積有三到五個足球場大,魚群出入口空間很廣,進網的魚還是有機會游出來。因為抓活魚,當保育類動物進入定置網,可以再被放出來,因而會有學者與定置網業者合作標刺,研究魚類的洄游路徑。
洄游吧的工作夥伴都有教育相關背景,自行製作的解說套卡是參考中研院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訂定的建議食用魚種,有科學數據輔助,讓遊客在體驗過程中獲得正確的知識。
深感於一般人念得出蔬果的名字卻不認得魚,生活在海島的我們,因為不熟悉,一些新鮮豐富的魚種,被當作下雜魚而浪費。活動中帶大家識魚而懂得食當季魚,就能分散明星魚種的被食用壓力,了解魚的名稱,也能因俗名相同而物種不同降低混淆的誤解。
以往的漁業體驗多以養殖為主,洄游吧則介紹因跨洋或產卵而在台灣周邊洄游的魚群,這些海洋生物的洄游對人類與環境都有特殊意義,透過魚的串聯,希望人們能洄游大海,帶動更多年輕人洄游返鄉。
透過模型與海上的定置網對照解說,每張定置網由設網、下網到網具的使用,都有其邏輯,依照水深、潮流、地形如何設置定置網,正是每個業者的商業機密。
透過模型與海上的定置網對照解說,每張定置網由設網、下網到網具的使用,都有其邏輯,依照水深、潮流、地形如何設置定置網,正是每個業者的商業機密。
大家親手觸摸當季魚,總能激發趣味。
大家親手觸摸當季魚,總能激發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