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介紹
找回大菁文化 體驗天然染布樂趣
大菁為傳統的染料植物,過去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來源,在暖暖地區大量種植,卻因時代變遷逐漸被遺忘。民國30年次的王國緯,退休後在家鄉基隆從事文史工作,正逢台灣工藝研究所計畫復育大菁,王國緯在重新整理與實驗之後,重現藍染古老產業,並於暖東峽谷南方成立大菁休閒農場。
王國緯說,祖先約在西元1800年從福建安溪渡海來台,來到東勢溪上游兩支流沖積地定居。最早與其他漢人移民一樣種植大菁,直到1867年基隆大海嘯傷亡慘重,又逢大乾旱,大菁生長不好,當地鬧饑荒,於是轉向洋行貸款種茶;沒多久基隆開放煤禁,荖寮坑煤礦開採,當地人改從事挖煤,茶與大菁成為副業。日治時期全面發展煤業,暖暖的大菁就此走入歷史。
對王國緯而言,大菁是自小隨處可見的植物,當地人經常運用於日常生活,葉子搗碎可消炎,根部可熬雞湯。如今他透過祖先留下的場域,重新找回暖暖的大菁文化。
大菁為傳統的染料植物,過去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來源,在暖暖地區大量種植,卻因時代變遷逐漸被遺忘。民國30年次的王國緯,退休後在家鄉基隆從事文史工作,正逢台灣工藝研究所計畫復育大菁,王國緯在重新整理與實驗之後,重現藍染古老產業,並於暖東峽谷南方成立大菁休閒農場。
王國緯說,祖先約在西元1800年從福建安溪渡海來台,來到東勢溪上游兩支流沖積地定居。最早與其他漢人移民一樣種植大菁,直到1867年基隆大海嘯傷亡慘重,又逢大乾旱,大菁生長不好,當地鬧饑荒,於是轉向洋行貸款種茶;沒多久基隆開放煤禁,荖寮坑煤礦開採,當地人改從事挖煤,茶與大菁成為副業。日治時期全面發展煤業,暖暖的大菁就此走入歷史。
對王國緯而言,大菁是自小隨處可見的植物,當地人經常運用於日常生活,葉子搗碎可消炎,根部可熬雞湯。如今他透過祖先留下的場域,重新找回暖暖的大菁文化。

香藥染草

菁礐浸泡大菁 淬取藍靛
由於大菁的根部稀疏,必須靠葉脈吸收水分,因此需要在濕冷環境生長。暖暖的土地與氣候極適合種植大菁,一年可以採收一到兩次。大菁休閒農場保有傳統的菁礐,為浸泡沉澱大菁的石砌池子,將摘取下來的大菁置於菁礐之中浸泡發酵。
王國緯說,藍染最辛苦的步驟就是做染料的過程,必須要發酵,為了要讓生菌活潑,要給予養分,過去使用麥麩,現在則用葡萄糖、米酒。發酵後取出枝葉,加入石灰攪拌氧化讓藍色素沉於池底,放掉水之後,收集沈澱的藍泥,這就是藍靛淬取方法。
由於大菁的根部稀疏,必須靠葉脈吸收水分,因此需要在濕冷環境生長。暖暖的土地與氣候極適合種植大菁,一年可以採收一到兩次。大菁休閒農場保有傳統的菁礐,為浸泡沉澱大菁的石砌池子,將摘取下來的大菁置於菁礐之中浸泡發酵。
王國緯說,藍染最辛苦的步驟就是做染料的過程,必須要發酵,為了要讓生菌活潑,要給予養分,過去使用麥麩,現在則用葡萄糖、米酒。發酵後取出枝葉,加入石灰攪拌氧化讓藍色素沉於池底,放掉水之後,收集沈澱的藍泥,這就是藍靛淬取方法。
.jpg)


香藥染草

藍染技法多樣 深度導覽暖暖
大菁休閒農場復原傳統藍染技法之後,簡化染布程序,好讓遊客可以輕鬆體驗天然染料染布的樂趣。藍染染料為農場自製,遊客可以選擇葉拓,或DIY藍染手帕、領帶、手提袋及束口袋等等。王國緯說,有些學生每年都來一趟,所以必須變化花樣讓他們有不同體驗。可以從最基本的夾扎法開始嘗試,進階的有蠟染、刮漿染法,最後可以升級到需要技巧的縫染法。
農場除了擁有自然景觀,周邊豐富的歷史遺跡與人文特色亦有可觀之處,加上王國緯文史導覽工作資歷豐富,提供暖暖地區多樣的深度導覽活動,包括農場裡的自然生態、藍靛菁礐池以及荖寮坑煤礦導覽,還有暖東峽谷生態與地質解說,暖暖至鞍部的淡蘭古道文史走讀,暖暖安德宮、壺穴及清法戰爭勇士公祠,暖暖金山寺及清法戰爭古戰場遺址等等。
大菁休閒農場復原傳統藍染技法之後,簡化染布程序,好讓遊客可以輕鬆體驗天然染料染布的樂趣。藍染染料為農場自製,遊客可以選擇葉拓,或DIY藍染手帕、領帶、手提袋及束口袋等等。王國緯說,有些學生每年都來一趟,所以必須變化花樣讓他們有不同體驗。可以從最基本的夾扎法開始嘗試,進階的有蠟染、刮漿染法,最後可以升級到需要技巧的縫染法。
農場除了擁有自然景觀,周邊豐富的歷史遺跡與人文特色亦有可觀之處,加上王國緯文史導覽工作資歷豐富,提供暖暖地區多樣的深度導覽活動,包括農場裡的自然生態、藍靛菁礐池以及荖寮坑煤礦導覽,還有暖東峽谷生態與地質解說,暖暖至鞍部的淡蘭古道文史走讀,暖暖安德宮、壺穴及清法戰爭勇士公祠,暖暖金山寺及清法戰爭古戰場遺址等等。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