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思原魚菜共生農場
蔬菜
高雄市旗山區蕉埔巷1-10號
0921-246226

場域介紹

從餐飲老闆到農場長工 羅條原樂在斜槓人生

高雄旗山外環道有間日式涮涮鍋店,是在地人氣餐廳,沒有華麗裝潢,但用餐時間總是座無虛席,店家堅持新鮮、自然的食材是一大關鍵,這裡的蔬菜,都來自鄰近的思原魚菜共生農場,從產地到餐桌,不到10公里,而且老闆是同一人,60年次的羅條原。

明年就邁入半百的羅條原自嘲人生很奇妙,從學校畢業出社會後,幾乎每6年就會發生一次大事,一開始他在養豬場當獸醫,後來回到旗山老家接下父母的養豬事業,1997年口蹄疫爆發,豬價崩盤,他與妻子身兼數職,好不容易撐下去,但想不到沒過幾年,旗山一帶被政府劃設為水質水源保護區,要養豬戶離牧,他一度參與抗爭,最後只能跟現實妥協。

2003年他拆掉豬舍,拿著積蓄開設火鍋店、韓式料理,生意最好時開到5家店,以為就此順遂,沒想到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他在旗山市區的3間店全部泡湯,為重振餐廳,他決定在自家農場種菜,採無毒方式打造自然生態農場,2015年以魚菜共生闖出名號,這幾年又開發出蚓菜共生模式,去年拿下國際發明展金牌,也讓越來越多人知道旗山有這麼一處好地方。


自然循環點滴不浪費 說穿了就是「回到過去」

因為食安風暴引發社會熱議,也讓當過生產者、又從事餐飲的羅條原省思,該如何做才能讓消費者安心,為了能掌握食材安全無虞,他索性又跳回生產老路,但這次選擇的是自然循環的生態農場,還打算導入當時剛萌芽的魚菜共生模式,與家庭式小模組的花費不同,初期投資1分地就得砸下好幾百萬元,家人都不同意,妻子林桂年還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但看著先生不眠不休研究,一直說服大家對環境友善的好處,她也是第一個改變心意,決定力挺先生到底。

羅條原在原先豬舍的基地上搭建溫室,兩側各有一座魚池,飼養台灣鯛等魚種,且之間有水道相連通,就穿過溫室的下方,養殖池的水中有飼料及魚兒排泄物中產生的養分,過濾後再用來灌溉植物,經過植物根部吸收養分後,淨化後的水又回送養殖池,種菜不用施肥、不用噴藥,這就是循環不息、類似食物鏈的概念。

後來羅條原又研發出「生態植栽桶」,在水桶中放入水管,水管打洞,將廚餘倒入,外側土壤中養蚯蚓、種花草還是蔬果都可以,蚯蚓吃掉廚餘後的排泄物就是天然肥料,只要輕鬆澆水就好,這樣的立體式栽培法不到半坪大空間,作物多樣化又適合小家庭,器材經過多次改良後,去年拿下國際發明展金牌獎,正逐漸推廣到學校、社區,更希望將自然循環的概念深入到每個家庭,羅條原說,其實不管是魚菜還是蚓菜共生,說穿了就是回到過去、回歸自然,才能生生不息。
當過獸醫、開過畜牧場,轉型餐廳又逢天災,羅條原決定投入自然循環、友善環境的農作模式
當過獸醫、開過畜牧場,轉型餐廳又逢天災,羅條原決定投入自然循環、友善環境的農作模式
在思原魚菜共生農場,可以體驗最自然純粹的農耕方式與生活
在思原魚菜共生農場,可以體驗最自然純粹的農耕方式與生活
來思原魚菜共生農場體驗一日農夫,輕鬆愜意,大人小孩都有收穫
來思原魚菜共生農場體驗一日農夫,輕鬆愜意,大人小孩都有收穫
在思原魚菜共生農場裡,要吃啥都自己來,孩子們覺得好新鮮
在思原魚菜共生農場裡,要吃啥都自己來,孩子們覺得好新鮮

蔬菜

生產特色
思原農場以「魚菜共生、循環經濟」的概念經營餐廳及耕作場域,農場生產的無毒食材提供給餐廳消費者食用,剩下的食物和廚餘再帶回農場,發酵處理後做成飼料餵養蚯蚓、黑水虻,黑水虻又可餵養魚跟蛋雞,不只是從產地到餐桌,又從餐桌再回到產地,憑藉無農藥、零排放的天然耕種農法,減少地球環境的負擔,現在溫室中種植的蔬菜、香草植物等等就有幾十種。

而飼養的台灣鯛等魚種,在食用前還會先撈起移動到另外一處富含藍綠藻的池子,去除土味;在戶外果園部分,種植的是芭樂跟檸檬,採用的也是自然農法,檸檬園的部分也放養蛋雞,幫忙除蟲除草,雞屎又是天然肥料,相輔相成,蛋雞在開放式的空間生活,心情輕鬆,產蛋質量兼具,連人走近都不怕。
透過魚菜共生、蚓菜共生等方式,羅條原經營的餐廳蔬菜來源不虞匱乏
透過魚菜共生、蚓菜共生等方式,羅條原經營的餐廳蔬菜來源不虞匱乏
透過魚菜共生、蚓菜共生等方式,農場的蔬菜長得鮮綠健康
透過魚菜共生、蚓菜共生等方式,農場的蔬菜長得鮮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