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遊超市網路商城開站,發展電子商務及電子票券。
出版《農村廚房尋味之旅》
出版SAS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旅遊專書《農林漁牧漫漫遊》
以「五G(Good Place、Good Fun、Good Food、Good Friend、Good Time)健康遊、放心玩農場」推動系列活動。本會與ETtoday旅遊雲合作舉辦《去喔!Farm特色農業旅遊人氣票選》,參與人數高達315萬人。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出休閒農業產業紓困與振興計畫,包含休閒農場貸款利息補貼措施、休閒農場及田媽媽場域改善及服務創新獎勵計畫、農業體驗活動及伴手開發輔導獎勵計畫、休閒農業獎勵旅遊措施 (農遊券),帶動農村商機。
台灣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制度啟動,藉由強化農業旅遊發展中的農業本質,納入食農教育、農村環境教育、產業六級化、健康療育等內涵以提升農業旅遊特色,進而強化台灣休閒農業品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出「擴大秋冬國民農業旅遊」農業體驗抵用券方案。
本會慶祝成立20周年,06.26舉辦休閒農業國際創新論壇,06.27舉辦感恩晚會,同時宣告台灣休閒農業學院正式對外開辦,台灣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正式啟動。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05.18修正通過,取消五年換證規定,移除阻礙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通過勞動部休閒農場經營管理師職能基準課程認證,為農業第一個通過職能基準認證的單位。
本會承接台北市休閒農業整體輔導計畫,將全國休閒農業發展經驗傳承到縣市。
完成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制度,發展休閒農業全產業體系。
本會辦理第一屆「休閒農業青年創新論壇」,建構一處讓青年農民可以相互經驗分享與學習的交流平台。
本會設立台灣休閒農業旅遊館(www.taiwanfarm.com.tw),發展智慧農遊電子商務系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召開「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修訂會議,同意在考量休閒農業產業永續經營,減少產業發展之不確定性前提下,擬刪除休閒農場許可登記證效期規定。
本會推動水果旅行,輔導觀光果園納入產業六級化,進行產業升級並拓展國際旅遊市場。
本會首次參加中東國家旅遊展覽活動(杜拜國際旅展),進行台灣休閒農業穆斯林市場推廣。
本會輔導7家休閒農場取得穆斯林友善清真(HALAL)餐飲認證,開始進行穆斯林市場開發。
本會推動農遊大使專案,跨域整合導遊人力資源。
本會協助外交部應國合會邀請前往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薩爾瓦多等邦交國推動休閒農業外交。
本會發展智慧農遊,建構休閒農場網站多語化服務。
休閒農業國際旅遊市場拓展增加菲律賓、越南、穆斯林等市場。
本會挑選12家優質休閒農場設置培訓中心,作為未來成立台灣休閒農業學院的訓練場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修訂「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第17條及28條有關休閒農場5年換證之規定,導致執行上爭議不斷,限制休閒農業整體發展。
本會辦理休閒農場經營管理師訓練計劃,推動選、訓、考、用合一制度,獲得勞委會TTOQS認證。
本會針對休閒農場二代成立「超越休閒農業聯誼會」簡稱「超閒會(Farm+)」,將農業新生代緊密結合,以傳承文化為基礎、創新策略為手段、創造台灣農業新時代為目標。
本會推動食材旅行,落實產地到餐桌的農業政策。
本會印製旅遊伴手及田媽媽聯合文宣,將農業伴手及田媽媽餐廳推向國際。
本會辦理社會回饋活動「社會關懷活動-大手牽小手農場走一走」,強化社會企業責任。
本會籌備休閒農業產業學院,推動休閒農場經營管理師制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全面提升農業人力素質,整合各地農業改良場資源設立全國農民學院,委由本會開辦休閒農業經營管理課程。
本會台灣到處趴趴走聯合票券改名為台灣農場趴趴走,並推出線上出票系統,新增全家便利商店通路。
本會推動休閒農場新增婚訂旅遊服務。
本會於第六屆第六次理監事會進行組織變革,成立休閒農業法規委員會、休閒農業產業評論編輯委員會、產業發展委員會、休閒農場服務認證委員會等功能型委員會。
本會秘書處開啟第一次組織變革,推動三品運動,強化服務品質、文化品味與品牌價值。落實人力、服務、產業、市場等四大策略。
本會辦理休閒農場經營現況普查,進行衛星定位納入GPS系統。
休閒農業國際旅遊市場拓展以港新馬為基礎,開始拓展至泰國、印尼、中國、日本。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休閒農業納入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出第三期四年計畫「台灣休閒農業發展計畫」
本會整合農場推出「台灣到處趴趴走聯合票券-四天三夜漫遊券」。
本會辦理「台灣休閒農業未來趨勢研討會」,探討休閒農業未來之發展方向與策略,倡議休閒農業在既有體驗基礎上,朝向健康旅療方向發展。
台灣鄉村旅遊協會2008年成立,集合鄉村旅遊業之產業、學界、行政機關、研究單位等團體及個人,共同推廣鄉村旅遊,以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推動國際及兩岸交流活動、教育訓練,協調產學合一,謀求產業升級為宗旨。
「台灣休閒農業參加國際性旅遊展覽計劃」完成東南亞市場開發(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4年來國際遊客成長32倍,超過4萬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展「發展地方特產伴手計畫」,輔導農會及休閒農場開發地方伴手禮。
本會辦理休閒農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並建立休閒農業知識庫。
台灣休閒漁業發展協會2007年成立,串聯觀光休閒產業,導入海岸社區之鄉村活力,讓傳統漁業轉型經營休閒漁業,以服務業的優質經營概念,提升漁村社區的產業經營效益。
台灣休閒農場發展田園美食,首次參加「台灣美食展」設置休閒農業美食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台灣休閒農業學會進行全國休閒農場普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台灣休閒農業學會進行休閒農業區評鑑暨產值調查。
本會整合農場推出「台灣到處趴趴走聯合票券-六天五夜住宿券」。
台灣成立第一個示範休閒農業區「宜蘭縣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出第二期四年計畫「台灣休閒農業發展計畫」,包含參加國際性旅遊展覽計劃、整體輔導及推動計畫、產學合作人力培訓計畫,委託本會負責推動。
帶領休閒農業者參加香港國際旅展,台灣休閒農場榮獲「創新旅遊路線-最佳溫情洋溢大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完成「休閒農漁園區」第一期四年計畫,全國21縣市、145個鄉鎮參與改造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成立「休閒產業科」,成為專責發展休閒農業產業之單位。
行政院核定「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將「規劃與推動具國際觀光水準之休閒農業區」列為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主軸措施。
本會派員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日本、香港、泰國、英國等7個國家參與旅遊展覽,進行國際旅遊市場評估,確立台灣休閒農業國際化發展策略。
本會修改組織章程,推動幕僚長制度,固定秘書處會址,建立專責的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為拓展國際市場,更名為「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台灣鄉村民宿發展協會2003年成立,希望結合台灣各地鄉村民宿經營者,為台灣民宿發展努力,透過彼此交流、學習,打造具特色風格的台灣民宿,發展以結合保存當地歷史、人文、產業及自然生態之深度旅遊和鄉村渡假,讓世界發現台灣之美。
台灣農業旅遊協會2003年成立,以台灣地區農漁民利益為優先,致力發展台灣農業旅遊,並推動國內外人士體驗台灣農漁村生活之美為協會宗旨。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2003年成立,配合社會環境需要,結合產、官、學各界之專業與經驗,從事休閒農業之研究與諮詢服務,增進休閒農業理論與實務相關研究,促進休閒農業之永續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二次核准專案輔導休閒農場累計增加為37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中華民國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合作建構休閒農漁園區知識交流平台(強化輔導委員會機制、建立評鑑委員運作機制、資訊化園區交流站建立、園區效益普查、園區網頁制作)。
本會派員參加ITE香港國際旅展,開啟台灣休閒農業國際化之先端。
台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2002年成立,整合從事學生戶外教學功能之教育農園、市民農園及相關休閒農場組織,以推廣戶外教學及擴張教學資源,共同成長為目標,並結合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整「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營運輔導計畫」為「休閒農漁園區營運輔導計畫」。
行政院核定「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將「發展休閒農業計畫」納入「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同時配合「觀光客倍增計畫」辦理。
台灣正式成為WTO第144會員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成立「WTO農業因應小組」,將休閒農業納入重要政策,推動第一期四年計畫「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營運輔導計畫」。
行政院核定「旅遊發展方案」,納入「輔導建設農漁牧休閒渡假區」政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核准專案輔導休閒農場27家。
「枕山休閒農業區」成立,為全國第一個依法劃設的休閒農業區。
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業發展條例第五次修正,農業發展條例於第63條賦予休閒農業法源依據。
台灣省觀光農園發展協會1999年成立,以發揮農業生產、促進生態平衡與推展農村休閒觀光旅遊之效果,並藉由國人對農業資源、自然生態及農村文化的關注,提昇農民收益與促進農村繁榮之目標。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於04.30修正公告,開始劃設休閒農業區,並接受業者申請休閒農場。隨即展開全國休閒農場清查,符合資格者列入專案輔導對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通過修正「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為「休閒農業輔導辦法」,將休閒農業分為「休閒農業區」及「休閒農場」。
休閒農業業者自籌經費於宜蘭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辦理二梯次休閒農業經營管理訓練,並成立「中華民國休閒農場聯誼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布「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並組成「休閒農業策劃諮詢小組」輔導休閒農業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農業綜合調整方案」,確立休閒農業政策目標與規劃原則。
台北市市民農園開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發展休閒農業計畫」,核定宜蘭縣香格里拉農場、苗栗縣三角湖、屏東縣恆春農場為示範推廣休閒農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梓聯技正與台大農經系江榮吉教授帶領香格里拉休閒農場、恆春生態農場、頭城農場等至日本參訪,學習日本農村、觀光休閒農業發展經驗。
台大農經系江榮吉教授凡探討為觀光或娛樂而經營的農場之經營管理事宜,就是休閒農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余玉賢前往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視察,並與張清來董事長懇談後,核定推動休閒農業發展的肇端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台灣大學合作召開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由邱湧忠處長與陳昭郎教授主持建立共識,確定「休閒農業」名稱與核心理念。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梓聯技正與台灣大學農經系江榮吉教授參酌日本與歐洲經驗,構思台灣休閒農業整體發展,輔導農、漁村與農、漁民推動休閒農業經營的方法。
彰化縣農會東勢林場開辦。
台北市農會建國假日花市開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選定大湖鄉、卓蘭鎮、豐原鎮等觀光採果專區,帶動全國觀光果園興起。
木柵觀光茶園開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完成「台灣地區農業區域發展規劃」。
中華農學會召開聯合年會,以「觀光農業」為主題探討台灣發展觀光農業的可行性。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開辦、苗栗大湖草莓園觀光採果開辦,開創農業結合觀光旅遊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