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农谦虚蹲下 ‧ 怎能不爱台湾农场?

刊登于2019年5月3日《星洲日报》(东马)  文∕图:詹雪梅

这21年来,台湾有近200家农场在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协助下,改头换面走出传统农耕模式,纷纷变身为各有特色的休闲农场。冠上“休闲”之称的农场,不仅是培植食物的天地,也是栽培愉悦的园地,为台湾休闲旅游注入更接近自然,回归土地的元素。迄今,转型之路仍在继续,依然前行。

台湾无数家休闲农场得以年年长进,并形成一个互助互惠的生命共同体,台湾休闲农场发展协会是至关重要的“守护者” ,长年来始终如一地打点和张罗,催生和保育一个个休闲农场。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的大本营设在宜兰,人不多却很势众。这个人力有限的非营利组织,是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学术界与农场业者间的一座桥,肩负休闲农场发展的使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社会教育与环保的责任,期使农村社会安定、农村永续发展。

农村、农田、农民,都因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的导航,变得很不一样。到台弯休闲农场走一遭,将忍不住惊叹,原来,换种方式,换个心态务农,可以如斯天人合一的优雅、自在、满足和快乐。

★ 回家回乡,找回尊严

台湾休闲农场发展协会秘书处抱持着“七分做现在,三分做未来”的理念,透过延续农村价值、分享知识、传承幸福的力量,将台湾塑造成为适合旅游和居住之地,让青年回乡扎根,让农民找回尊严,让大家“享受休闲,体验幸福”。可是不能光靠喊喊口号,便能唤回一心想在繁华都市打拼的青年。让年轻走向农业,回到农田,台湾在农业人才培育与科技研究,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大专院校致力于培养专业青农之余,也出台奖励政策,鼓励青年回乡务农。

务农,在台湾也曾经被认为是不争气的工作,不到走投无路,不回乡务农。不少农家孩子也都想先到城市闯一闯,“若闯不出什么名堂,大不了回家务农”的熟悉句子,已毫不隐藏地表明回归农田,是最坏的打算。但却也赤裸裸地透露着,回归农田其实也别无选中下最牢靠的后盾。随着新兴农业模式抬头,科技务农,文明务农的介入,在台湾政府鼓励下,青年返乡务农渐成风气。回归农田,不再是被看不起的低下工作,务农的收入甚至高于一般上班族薪水,认真务农十年,就拥有打工30年的收入并不是吹牛。

然而要青年人从繁华都市回乡、回家务农,终究是个要放下身段的过程,需要学习蹲下和适应下蹲的姿态。

蔡恭和在鱼塭里养海草。

★ 愿意蹲下,知鱼之乐

蔡恭和在秋初的温暖晨光下,满足,自信地说:“感觉上,我们养的鱼也比较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凭什么断定他养的一池子鱼是快乐的?池中鱼,岂有快乐不快乐之分?更何况,他提供的“休闲”对像是人,不是鱼。

蔡恭和是向禾休闲渔场的掌舵人,年仅40,从父亲手上接过渔场不过12 年,皮肤黝黑,身型矫健,有几分农民的样子。但鼻梁上架着的那副眼镜,儒雅的谈吐,暴露了一个讯息──他极可能并非一直在鱼场里打转,即使鱼场是他家的祖业。确实如此,鱼场不是他最初的职场和追求。在认真地和水生动植物打交道之前,他是位艺术创作者,醉心于木作手艺。只是要靠艺术创作养家糊口,并不容易。艺术品终究不是人人愿高价购买的必需品。他于是回到了渔场,把他见识过的精彩带回家,对渔场大动手脚。

向禾休闲渔场位于嘉义东石乡鳌鼓湿地森林园区旁,在蔡恭和的努力下,从传统的鱼塭变身成为数不多的友善环境休闲渔场,除了养鱼虾、蛤、蚵、海草,也开拓了鱼场体验区,提供摸文蛤水中寻宝、钓鱼、烤蚵、划船捞海菜的体验项目,鱼场慢慢变也成了个游乐场。

渔场里有许多油漂流木、浮球改造的艺术品皆是出自蔡恭和之手。把渔场与海盗后代故事有了连接,一点一滴地融入了“海盗特色”,是他最高超的艺术创作。渔场里不但有海盗帽、海盗装饰等等,未来还将有一艘海盗船登场。而渔场里气强最强大的,不是海盗,是物竞天择的自然食物链。蔡恭和主张养鱼先养水,再把能共存的物种放到一池里生活,互相牵制,也互惠互利。螺当清道夫、大鱼吃小鱼、螃蟹吃病鱼,物种间的食物链让水特别清,鱼也特别健康鲜美。

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喜欢、爱上自己的渔场了吗?他说,结婚后,有了小孩,有了生活压力,就会想办法去做。台湾的基薪不高,其实不太足以应付一家开销。但只要愿意蹲下,农场、渔场是有所作为的。究竟喜不喜欢?他没有正面回答。

也许,他骨子里仍存着木作手艺的精髓,但他的精神与情感,看来已毫无保留地投注在渔场里了。当他对水产养殖侃侃而言谈、对池里的物种如数家珍、对他那一池子鱼虾、螃蟹的生活形态和习性了如指掌,对生态平衡坚信不移;当他神彩飞扬地说着,被海草护卫着的清澈池子里的鱼比较快乐时,灿烂的笑容仿佛是给那一池子鱼的承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把生命的规律和循环还给大自然,把食物链投放池中,能从鱼的跳跃和涵泳中洞悉鱼状态。他确知鱼之乐。也许就因为这样“知乐”,无论是对人或环境,面积不大,小规模经营向禾休闲渔场都是一个恭良与温和地存在。

访客在鱼塭旁的木屋里烤鱼。

向禾休闲渔场位于嘉义东石乡鳌鼓湿地森林园区。

养鱼先养池,健康的池水才能养出健康的鱼。

蔡恭和回到家乡,蹲下并且亲力亲为。

★ 勇于蹲下,投向农业

沉朝富不像个农人,也不像是电子科技专才,倒像个万事皆通的生意人。顶着硕丰农产行执行长职称的他,也自认有生意人的特质,并且正以一套系统的模式为做农产行销和整合。在电子科技专业里多年后,毅然决定放下本科专业,回到嘉义务农并不在他的人生规划中。中学业后他便离乡求学、工作,虽曾想过回到出生地,但没想过接手父母的农场。务农,果敢地以科技手段经营农业是他人生的大转折,也是他多年在电子专业中汲取养份后的理念延续。

沉朝富与家人合力经营的丰硕果园位于水上乡大仑村典型农业乡村,农作物以蕃茄、美浓瓜、洋香瓜为主。沉朝富的父母务农四十多年,是老农民了,了解土地,了解作物,但他们的老一套却被儿子推翻。沉朝富主张优种、优收、优卖,在田里搭起了温室,进行科学种植,是当地第一个引进这种先进种植方式的新农民。在固有习惯和模式中改革创新必然是不易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新旧撞击与磨合后,沉朝富主张的超前种植模式才在丰硕果园里站稳了脚。而园里的作物没有辜负沈家的细心与严谨,成了嘉义的明星作物。丰硕果园出产的牛奶小蕃茄曾荣获“2012嘉义县严选伴手礼”、神农御食米荣获“2014北纬23.5度的幸福‧嘉义礼好伴手礼”,被公认为到嘉义必买的好礼。一次又一次的被肯定、嘉奖,证明沉朝富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除了对种植的品质有一套,沉朝富对行销也市场了解与观察也很有一套。他认为 务农和科技相似,最终的关键都在于“市场”,能不能卖?卖给谁?了解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从而进行控管是他认为可行,并且已成功做到的。作物收成前,丰硕果园便透过网络平台之便发布预计采收的时间,并接受预定。当天鲜采直送,一通电话或网路订购即隔日宅配到府,也可配合客户收礼时间,依客户需求可转帐或货到付款,如此的行销便利,利人也利己。沉朝富说,丰硕的农产品在这便利性极高的行销模式下,往往一收成就被卖光,农产品滞留问题早已成历史。

从自身经验总结沉朝富认为,务农的门槛不高,差别在于种植的质与量, 只要愿意蹲下,就有收获。他勇敢地从高科技领袖下蹲到农田,把科技控管的一套方法带回到嘉义,带回到父母的田里。让父母的蕃茄和香瓜,在同样的土地上,以同不同的方式,骄傲的成长。沉朝富的父亲说,儿子采用的温室、优质种植方法让利润翻了几翻。 2018年8 月,丰硕果园的香瓜才刚与近百位瓜农较量中夺得嘉义县第八届甜瓜节评鉴比赛优胜奖。这是自2011年开始主办甜瓜节评鉴比赛以来,丰硕果园第二次夺奖。优质果实带来了荣誉,但这优越和满足感却未必比得上出色儿子带给父亲的骄傲。沉朝富在谈理念、谈共享、谈种植时,父亲脸带微笑,像个认真听课的学生。

沉朝富在农业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多元,他是种植者,也是行销者;是改革者,也是教育者;是集成者,也是分享者。他心目中的真正的农场品,是随着不同时节而产出质量、口感、风味不皆不同农作物。而这样的不同,是以往消费者所不了解的,必须透过最前端种植的农人透过分享和专业解说、教导才能让消费者走出过往的迷思,真正懂得品尝优质农产。转型为休闲农场,将消费者带到农场里,是能言善道的他给大家上课的手法之一。

沉朝富说,农业很深、很深,要了解、学习的很多。如今农业经营模式已大不同,他看到了不同,正在大步向前,勇往直前,期待着为农业开创新天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虚心地蹲下,和作物靠得更近些,和土地的距离也更近些。

引用新科技种植的沉朝富是父亲的骄傲。

沉朝富看见现今农业经营模式的不同,并正在大步向前,勇往直前。

丰硕果园出产的神农御食米荣获“2014北纬23.5度的幸福‧嘉义礼好伴手礼”。

沉朝富:务农的门槛不高,只要愿意蹲下,就有收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