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產業評論VOL.14
 
 
 

#淨零碳排

淨零?休閒農業的日常!
休閒農業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強調環境保護、文化保存及社會價值。在聯合國永續發展宣言的帶領下,SDGS、ESG、GSTC、GTS 等關鍵字成為顯學,「淨零」關鍵字的搜尋量也快速竄升。淨零指的是大氣內溫室氣體的增減取得平衡,然而只要有人的行為就會產生二氧化碳,如何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讓增加與減少取得平衡,農業永續發展的自然碳匯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土地微生物生態、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氣體而取得平衡,在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已經明訂休閒農場60% 土地需用於土地保護及農業生產,環境與經濟平衡發展本來就是休閒農業的日常。
想到這裡,由衷佩服休閒農業前輩們的先知卓見。對於休閒農業而言,淨零是過去、現在及未來進行式,我們做很多也一直都在做,只是沒有說罷了。頭城休閒農場、君達休閒農場及立川漁場休閒農場分別取得GSTC、GTS 等永續旅遊國際認證;晁陽綠能休閒農場的綠色經濟、薰衣草森林休閒農場的碳中和、蜻蜓石民宿的循環農業也都已經成為範例。
農業部將淨零目標訂在2040 年,本期焦點人物專訪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莊老達司長,司長特別表示淨零是全球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馬上進行的行動;交通部觀光署周永暉署長則提到將全面推動綠色旅遊與永續旅遊;台灣樂活永續協會黃信川理事長認為產業推動樂活是企業社會責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蕭登元院長認為休閒旅遊業者可藉由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之特色指標、食農指標及永續指標來實踐,打造農村成為一個美好的田園生活空間。
減碳只是永續發展的起手式,建構永續農業才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CHAPTER 01 /人物專訪

挑戰超級任務,2050年淨零排放

文/葉琳喬 記者  圖 / 農業部

前言

自全球暖化議題浮出水面以來,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各國共同關注的議題,也成為各行各業必須面對的挑戰。臺灣農業部正積極規劃和推動淨零政策,為永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做出努力,以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終極目標。

 

全球持續暖化,未來20年內恐升溫超過1.5°C,激烈變化的極端氣候對人類生存與國家安全的威脅日益增大,淨零排放刻不容緩,全球目前已超過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宣示與行動。而為了響應全球趨勢,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年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而農業部(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正式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由農業部司長莊老達兼任執行長,更喊出農業部要提前國家10年時程,於2040年完成淨零排放目標。

 

因應氣候危機,最常被大家熱議的永續關鍵字,就是「淨零排放」(Net Zero)。淨就是淨值,所謂淨零就是正負加總等於零的意思,淨零排放就是指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跟我們透過各種方式把碳固定下來的量,兩者正負加總要等於零或低於零,也就是說,淨零不等於不產生溫室氣體,而是讓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極小化,再以碳捕捉技術、增加自然碳匯抵銷,讓溫室氣體的的淨值不再增加。

 

為什麼要做淨零?農業部司長莊老達解釋,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與含氟這些會吸熱的氣體,即我們所統稱的溫室氣體,當空氣中的這些溫室氣體越多,地表溫度就越熱。根據IPCC的預測到2040年,地表溫度會增加1.5°C,千萬不要小看這1.5°C,也許對我們來說沒什麼感覺,但是會造成水面溫度改變、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減少,很多生物對溫度極為敏感,連帶造成動物棲地改變,甚至導致死亡滅絕。而且因為溫度越高、水的循環越不穩定,海的氣旋更加旺盛、聖嬰、反聖嬰現象不斷發生,淨零是全球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馬上進行的行動。

 

【減量】

農業部也針對2040年要完成淨零排放目標,列出了「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4大主軸,訂出19項策略、59項措施,展開淨零排放的超級任務。淨零最基礎的第一步,先從減少碳排放量做起。全球工業製造、智能科技急速發展,我們日常生活每天都需要飲食、開車、使用3C產品,一定需要使用能源,台灣目前的最主要電力來源來自燃燒煤炭與燃氣的火力發電,過程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因此政府持續推動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轉型,減少碳排量。而與農業部相關的主要的碳排則來自家禽牲畜、農機具使用、水田與土壤。

 

其中與日常習習相關的就是飲食,我們每天吃的的肉、蛋、牛奶,全來自畜牧業,養殖家禽、牛與豬,涉及土地使用、水資源消耗和家畜腸胃發酵消化與排泄,都會釋放大量甲烷、沼氣與二氧化碳,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沼氣就是甲烷,類似瓦斯,可以直接拿來透過發電程序,直接利用在小豬保溫,不會額外再產生溫室氣體。禽畜腸胃的發酵,則透過調整飼料配方,讓它發酵過程溫室氣體減少。

 

米是我們台灣人的主食來源,水田在種植水稻過程中,水田中的水分和土壤會與大氣中的氧氣隔絕,會形成一種「厭氧狀態」的環境,水中的微生物會在缺氧的情況下進行代謝活動,導致產生甲烷與氧化亞氮,而甲烷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強25倍,氧化亞氮則對臭氧層的破壞比甲烷更強,農業部採取了間歇性灌溉,在非必要時排乾水,並改善肥料裡的氮肥、尿素、硫酸銨做成不同的劑型。同時將汽油農機具改為動電農具,多頭同步進行,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的最大化。

 

莊老達表示,目前研究以乾濕交替方式種植水稻,一公頃的水田約可以減掉1點多噸的溫室氣體,全台目前有20萬公頃水田,一年就可以省下20幾萬噸,若是在加上禽畜糞的處理、牲畜腸胃發酵改善,以及台灣60~70萬公頃農地的土壤有機質改良,每一個細小的改善,累積起來就能產生重大的進步,對環境有積極的影響,並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在非必要時排乾水田裡的水,可減少溫室氣體產生。(照片農業部提供)

 

【增匯】

努力減碳沒有錯,但是減碳總有個極限,光是減碳並沒有辦法達到淨零,因此除了減碳之外,還要增加「碳匯」。莊老達解釋,根據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台灣森林碳匯總數量約為2100多萬噸,整體農業部門的碳排量只有636萬噸,折抵下來,其實農業早就「已經淨零」,而且是「負碳」,但是森林本來就存在,農業部所說的淨零並不是那麼無作為,還要積極擴張造林面積,增加碳匯。所謂的碳匯是指利用碳捕捉與儲存技術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抓下來,儲存在如森林、土壤與海洋中,有助於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減緩氣候變化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其中自然碳匯是指自然環境中能夠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的系統,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並儲存在植物體中,依照儲存媒介,可以分為「綠碳」「黃碳」與「藍碳」。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運用造林,將二氧化碳固定在樹幹中,又或是將稻草搜集起做成燃料顆粒再度運用,這些利用植物、造林者統稱之為「綠碳」。「黃碳」則是指將禽畜糞做成有機肥料,重新再回到土壤中使用,而土壤裡的有機物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將碳也固定在土壤。另外,藻類與水草的光合作用效率也比植物高,在海裡造林種水草,把碳固定在海底,則是現在專家團隊在澎湖海域積極開發的「藍碳」。

改以乾濕交替方式種植水稻,一公頃的水田約可以減掉1點多噸的溫室氣體。(照片農業部提供)

 

【循環】

減少能源一次性利用,讓能源可以進入循環經濟,也是淨零的策略之一。莊老達以養豬為例,畜牧養豬我們除了可以吃到豬肉,豬舍的上方蓋太陽能板發電,而豬糞料可利用沼氣發電生產瓦斯,同時沼渣沼液做成有機肥,用來灌溉豬場附近的狼尾草,狼尾草的特性就是長得快,一年可以好幾收,狼尾草除了可以給鄰近的畜牧業養牛,用沼氣烘乾後可以用來種植杏包菇,杏包菇上方的子實體即為我們一般食用的菇,而下方的菌絲體即是多醣體,可以重複利用來飼養牲畜家禽,動物吃了頭好壯壯不易生病,一舉數得。

還不只如此,菇類、真菌的生長過程行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再直接將這些二氧化碳導入到溫室裡,可以提升溫室裡青菜的光合作用,同時在運用沼渣做肥料,青菜就能長得更好,這樣一整套循環下來,獨立營運就可以吃到豬肉、菜與菇,同時還有獲得電力。

 

農業循環的目標就是農業零廢棄物,而且循環必須因地制宜,如果長距離運輸就不划算,莊老達再舉苗栗南庄「林業剩餘資源循環示範場」為例,南庄地區約有100公頃台灣衫與柳杉人工林生產區,每年平均採量約4300立方公尺,現在與賽夏族村民合作,提供部落伐木等就業機會,可以改善當地生活品質,而伐木後的土地持續造林種樹,其中約70%的原木轉作建築資材、家具原料使用,而30%不成材的樹皮枯木、小樹枝等林業剩餘資材,則在當地做成燃料顆粒、生物碳等資源,轉化成熱源與電源,可以用來提供提煉精油,以及提供當地部落使用,取代過去烘乾椴木香菇用的炭火與柴火。

此外,林下經濟也同步進行中,在森林下層開展採集野生植物,種植金線蓮、養蜂、山茶、手工藝品等,可以提高當地糧食收入與就業機會,同時又可以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只南庄設置林業循環示範場,熱門登山點太平山翠峰山屋也將設置林業剩餘資源循環,未來將可以提供山屋24小時電力來源與熱水需求。

 

【綠趨勢】

綠色趨勢改變大眾意識是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只有當人們都認識到環境議題的重要性,並採取行動時,我們才能共同改善並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因此,農業部除了持續利用氣化裂解發電、小水壩做水位落差、風力發電等發展再生能源之外,也持續推動消費者生活轉型。

以前農特產品做生產履歷表,莊老達說,現在更進一步要做碳標籤,除了可以知道吃的食物從何而來,還要讓消費者知道碳足跡,了解我們日常吃的雞蛋、米、青菜,分別經過了哪些碳旅程才送到我們的餐桌上,引導鼓勵社會大眾選擇比較低碳的產品。另一個作用,希望讓業者可以知道自己的碳排量熱點在哪,為什麼碳足跡會不同?從而改善管理模式、禽畜舍的設計、飼料配方,大家一起加入低碳行列,推動低碳生活轉型。

 

【碳權】

為了鼓勵農民也可以加入低碳行列,為淨零貢獻一份心力,農業部也將祭出利多,發布「農業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以補助形式向農民收購碳額度,而這牽扯更複雜的「碳權」了。莊老達進一步解釋,「碳匯」與「碳權」不一樣,10公頃的森林有「碳匯」功能,但是沒有「碳權」,需要經過驗證機制MRV(measurement, reporting, verification, MRV)才能取得「碳權」,而機制就得透過專家建立方法學,像是造林的方法學、水稻乾濕灌溉方法學,找到合適的方法學送到環保署審核,預估一年可以固定多少二氧化碳,最後將換算成「碳權」,才能進行交易。

 

國內現有的碳權機制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環保署正式的MRV,一個是環評增量抵換。將老舊農機汰換為電動農機,一年使用燃油農具工作多少時數、多少排油量,換算成電動農機具的排放係數,減碳的數量可以直接計算,不需要再驗證,透過環評增量抵換的方式,直接將替換農機具的補助額度提高,把農民創造出的碳額度轉到農業部,價格更好,對農民也簡便,省去面對兩、三噸碳權也不知道怎麼賣的窘境。

 

【如何與在地產業進行跨域合作】

除了幫助農民做碳匯、取得碳權,農業部也結合企業推出淨零永續、生態保育與暖心農村3大領域,9項農業永續ESG專案類別,積極與企業部門合作,滿足企業的ESG揭露需。以保育苗栗石虎棲地為例,石虎生活在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地區,因棲地遭破壞導致路殺事件頻傳,目前全台已剩不到500隻,量販品牌家樂福便與農業部一起推動石虎友善計畫,與南投中寮農民合作推廣「石虎友善標章」,以有機、友善的耕種方式讓環境得以永續,同時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而汽車品牌TOYOTA則提供車輛讓研究人員可以駕車到苗栗研究石虎、做生態保育,一同加入「台灣原生動物守護計畫」,參與推廣石虎保育。同時將石虎的圖資結合導航Garmin圖資,開發《動物出沒熱點》,在汽車導航圖資中新增石虎出沒的熱點資訊,透過文字與語音提醒駕駛「動物頻繁出沒,請減速慢行」,車主只要減速就是參與了石虎保育。跨界合作不是死板板的出資,更鼓勵企業可以自行提案,依照品牌產品或是專業服務,協力農業永續發展。

專家現在將目光望向澎湖海域,希望把碳固定在海底。(照片農業部提供)

 

【農地政策白皮書】

為了達到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再生能源業者近年相爭競逐農田、魚塭等農用面積,台灣小小的島國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土地,又該如何運用才能產生最大效益,考驗政府的決策能力。農業部也將於今年推出「農地政策白皮書」闡述對農曆政策的立場,莊老達表示,台灣為了必須維持糧食安全水平,至少一定要保持農地的面積74~81萬公頃,現在我們還未感受到糧食匱乏的危機,如果有一天我們無法再仰賴進口,農地通通轉做其他用圖,汽車晶片可是無法拿來當飯吃,農地農用是無法妥協也無法讓步的堅持。

 

全球急速暖化,世界各地野火、暴雨、融冰等天災災情頻傳,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逃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就連國土面積超過70%為森林所覆蓋,已經是「負碳」,曾被喻為最快樂的國家不丹,現在也得面對大自然帶來的山崩、土石流而陷入愁雲慘霧。我們正處於一個需要全球共同怒力的時刻,投入淨零排放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後代子孫與未來地球。不論是普通市民、企業家或是政府領導者,都可以減少能源的浪費,支持永續農業與森林保護,增加碳吸收能力,讓大家一起成為進步的推動者,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地球的一大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