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產業評論VOL.06
 
 
 

#美學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至今,原本由單一的景點農場,發展至多元休閒農業區,逐漸朝向整體農業旅遊,它所提供的服務與產品,並非只是餐飲、住宿、伴手禮…,我們更應該要注重遊客全面的感官體驗,讓遊客體驗到農業的「真」,農民的「善」及農村的「美」。


本期休閒農業產業評論的主題在探討「休閒農業美學」,收錄13篇針對不同面向詮釋休閒農業之美的文章,包括時尚、藝術、園藝、生態、文創、生活、心理. . . . 等。休閒農業不單只是生產農作物,它另包涵不同多元的價值層面,這些層面不單飽足人們生存所需的食物,更是美化人們生活的精神糧食。

休閒農業產業評論VOL.06

休閒農業產業評論VOL.06

農時尚美學 

專訪卓也小屋卓銘榜創辦人

 

前言:走進卓也小屋,就像穿過魔法隧道,讓人瞬間掉回50年代的農村。在這農村裡,茅草屋頂、木板橋、紅磚、竹籬笆、藍染、春聯、紅燈籠,還有親切笑臉與各式各樣的植物花草遍布其中,偶爾還有母雞帶小雞穿梭樹叢間,就在記憶被喚起、拉扯,感動於那份恬然自得時,卻又突然神來一筆出現一座「不差的花園」,把人逗樂。男主人卓ㄟ說,現在的卓也,不只是農村,也不只是藍染,而是一場即將爆發的農時尚美學發源地。

文˙攝影/陳志東

 

卓ㄟ拓荒史

走進位於苗栗130縣道上的卓也小屋,十多棟木頭與磚瓦小屋錯落,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圓或方,每棟房子都沒有統一風格,有些位於迂迴小徑,有些需順台階拾級而上,有些空間開放,有些氛圍隱密,有些長得像榖倉,然而,它們有一個共通性,就是讓人感覺「它原本就在那裡!」

 

其實它們原本都不在那裡!回想13年前初見這片土地,人稱「卓爺」、「卓ㄟ」或「卓仔」的卓也小屋男主人卓銘榜說:「那時這裡是一片已荒廢了3、40年的竹林地,整片土地高高低低,介紹買地的朋友還曾在此撿到貓頭鷹幼雛。事實上,當時這裡已被大冠鷲、穿山甲與蜻蜓甲蟲佔領,唯一讓人欣喜就是其間有片廢耕水梯田,還有著蓋斑鬥魚與蛙類,象徵著這邊有水源且生態豐富。」

 

「水是一切的根本。」卓ㄟ說,風生水起好運來,只要有水,環境就會好,有水就夠了。於是很快買下土地,卻幸運的發現這裡不只有水,而且水質非常好,靠著它灌溉園區、靠著它集水成湖,讓整個環境充滿了生命力。

 

坐在這如今充滿農村美感與生命力的園區中,卓ㄟ說:「這些年來我做的最正確決定,就是搬到苗栗三義來。」

 

面對著知足常樂春聯,卓爺很知足的過著簡單農村生活,卻又很不知足的要將藍染推上國際

卓ㄟ出生於號稱「匠師的故鄉」台中大甲,原本從事景觀工程,搭上當時經濟起飛、富人紛紛砸大錢買奇石異樹搞景觀的年代,讓他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累積不少財富,但也因年輕氣盛、應酬荒唐,很快造成家庭與身體違和。為了讓生命找回原始本質,卓ㄟ決定移居鄉村開民宿,並開始到處找地,「當時苗栗三義130縣道這片土地已經過水保局維護整理,離高速公路又近,不論從銅鑼或三義交流道下來都只約7公里,非常適合經營民宿。」

 

於是,靠著多年累積下來的專業,沒有工程圖、沒有預算,只憑著放在心中與腦中的無形藍圖,依著原有的山林地貌並循著水池周邊,東蓋一棟木屋、西搭一間磚房,慢慢把它打造成夢想中的農村樂園。

 

雖然從事工程,體型健壯,事實上卓ㄟ內心滿是浪漫,當時在員林高工擔任休閒與農場經營管理教師的卓ㄟ夫人鄭美淑說:「就因為他太浪漫,我只好被迫理性。」

 

事實上鄭老師理性外表下還是藏有浪漫因子,一直夢想有朝一日可以到加拿大溫哥華島上的Butchart Gardens「布查德花園」旅行,只是一直很理性的把工作擺第一,一直沒有成行。而感性的卓ㄟ每年很理性的催促老婆規劃假期,卻一直催不動,最後乾脆自己在園區裡種上許多花,然後蓋個木門,門上畫了個小招牌寫上:「不差的花園」,讓人莞爾卻又有些觸動。

 

總之,從此兩夫妻明確分工,卓ㄟ持續抱著內心的農村夢與浪漫情懷,在這山林間持續蓋屋、種樹、創作餐飲與藍染,鄭老師則肩負起行銷、經營與行政事務,一個花錢、一個賺錢,賺了錢就持續投入建設,而且浪漫花錢的強過理性賺錢的,短短幾年就負債上千萬,但隨著夢想浪漫一步步變成具體可見的園區之美,很快讓理性賺錢的找到競爭力,到現在不僅已還清負債,也讓卓也小屋變成全台知名品牌並站穩腳步。

 

走進現在的卓也小屋,真的無法想像13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的廢棄竹林,也無法想像這個湖泊與那些錯落有致的房屋是後來才加蓋,因為它們真的看來就像「原本就在那裡!」

 

每天變換的農村美感

到底怎麼把一個荒蕪之地變成如夢境般的農村樂土,卓ㄟ說:「說實話,這些年來,已有超過上百位農場或民宿經營者請我教他們如何規劃,但沒辦法,因為卓也小屋的農村之美不是用一個藍圖快速打造出來,而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卓也小屋一開始只是想經營民宿,但隨著民宿建成,就看到餐飲需求,因此投入蔬菜種植生產並提供號稱「清心清腸胃」的單一套素食餐點,成為特色。緊接著又看到休閒體驗重要性,因此投入藍染創作與DIY,發展是一步一步往前,園區的建設也一樣,都是因為覺得這裡該加點樹、那邊該加個房子、加張桌子、加個台階,然後房子應該都用斜屋頂以減少陽光直射以節能並增添美觀,「就這樣順順的,一步一步就把美感累積起來。」

卓也小屋的建築,每一棟各有不同風格,有各自不同的美感

卓也小屋的建築,每一棟各有不同風格,有各自不同的美感

許多遊客對卓也小屋最常出現的評語就是「怎麼又變了!好像跟上次看到的景觀不太一樣!」卓ㄟ說:「確實沒錯,卓也小屋的景觀每天都在變。」除了常常突發奇想動手建設外,最主要是十多年前種下的植物現在都已樹大成蔭,植物會隨季節展現不同風貌,加上周邊不時變換的花草盆栽與藍染裝飾,所以每天的景色都不同。春有櫻李桃,夏有油桐、苦楝、相思、野百合跟野薑花,秋有楓紅、冬有茶花,不同季節還有草莓、桃李、高接梨、甜柿、文旦、柑桔等水果可採,或者可欣賞螢火蟲、甲蟲、五色鳥與蛙類等多樣生態。

 

卓也小屋的綠色植物真的很驚人,每一步每一眼都是綠,種類與數量已經多到無法估算。植物的修剪維護人力更是無底洞,小小不過一公頃園區,就聘請4位專職員工照顧園區花草,最可怕是夏天,每天從東邊開始修枝除草,等剪到西邊,東邊又冒了出來。更苦惱的是,綠色植物一多,加上有機無農藥與天然泉水池,小黑蚊就跟著來,因此園區需不定時灼燒青苔,把隱藏青苔間的小黑蚊卵鞘燒爆,才能讓遊客安心遊賞。

 

「落實照顧是困難卻也最重要的。」卓ㄟ說,整個卓也小屋都靠綠色植物美化,所有冷氣、鐵板旁都種植綠色植物加以包覆,增添農村美感,但植物一定會有落葉,一定要灌溉照顧,這是一場永無止盡,卻又不能輕忽的重要差事。但辛苦維護一定能換來遊客的流連讚賞,常常一住就捨不得離開。

 

除了落實照顧綠色植物,利用文化元素裝飾也非常重要。十多年前開發時,卓ㄟ就以「傳統富足農村」為中心思想打造這片園區,首先讓整個園區回歸天然無農藥的潔淨,再慎選少病蟲害的植物栽種,接著以「在地化才是國際化」的理念下,把最傳統在地的農村木屋與榖倉等建築搬進園區,緊接掛上燈籠、貼上春聯,「早年農村只有過年才會點燈籠貼春聯,燈籠與春聯就代表了休憩、富足與團圓,這就是卓也小屋最想呈現給客人的感覺與理念。」

 

事實上要營造這種農村美感並不便宜。「不要以為茅草屋頂是窮人家的東西。現在的茅草屋頂,嚇死人,一坪不含工資就要3千多元,而且稻草與棕櫚葉等原物料持續看漲還缺貨。」一棟30坪的茅草屋,光屋頂連工帶料就要1、20萬元,而且每隔2、3年就要更新替換,如果園區內有10來棟這樣的房舍,就是一筆驚人的維護經費。

 

現在許多農場都在公園化、民宿都在飯店化,變得整整齊齊、易於管理,一整排長得都一樣。然而許多的純樸美感,也就此跟著消失。「卓也小屋的植物,很多是任意亂種,讓它們自己搶天空。每一棟房子,長相都不同。」能活得下來的植物,就會健壯,就能蓬勃,慢慢的,整個建築與環境就會因此融合在一起,就變得宛如原本就在那裡!

卓也小屋的建築,每一棟各有不同風格,有各自不同的美感

靠著紅紅燈籠與春聯,卓也小屋為旅人帶來富足與團圓文化美感

 

農時尚美學

這些年更讓卓也小屋充滿特色的,是藍染。卓ㄟ說:「我把它稱之為農時尚」。農業可以很時尚,例如它可以是「色彩體驗」,不只藍染的藍,還可以加入甜菜的紅、薑黃的黃等食材顏色體驗,可以穿顏色、吃顏色、看顏色、住顏色,讓消費者有個五彩繽紛的假期。農業它不只是生產,不只是加工製造與服務業,它更該是美學,是時尚。

 

「休閒農場想要營造美感,最重要就是生產。」卓ㄟ說:「農事本身就是美學。」雖然卓也小屋早年以住宿跟餐飲聞名,但近年正逐步朝向「最大最完整的藍染生產基地」邁進,不只園區自己生產多樣蔬果並讓遊客體驗採收,更遍植各種藍草,數量眾多。

 

卓也小屋最初開始藍染,是因農場有DIY體驗需求,當時妻子鄭美淑在員林高工接觸了藍染,加上三義山區多霧氣適合大菁等藍草生長,因此嘗試投入,沒想到就此看見藍染之美,無法自拔。

「藍染是一個活的藝術!」畫油畫、水彩畫,你可以掌握手中的顏色,可以掌握下筆的力道,但藍染,那一桶染缸裡的顏色隨時都在變,你必須隨時注意染缸的酸鹼值,在適當時候投入藍靛,並加入可幫染液發酵的麥芽糖或米酒等營養劑好讓酵母菌活絡。你可以透過經驗控制需要的顏色與花紋,但那藍草染缸永遠會帶給人意想不到的誤差,或許是毀壞,但更多是驚喜。

 

藍染在中國已有3千多年歷史,也曾是19世紀時台灣的主要產業,但隨著簡單、方便、可控制且成本低廉的化學染布興起,藍染曾一度走入歷史,直到近10多年才又重新活絡復甦。事實上藍染真的成本高昂且流程複雜,有著採藍、打藍、建藍、養藍等過程。首先要種植大菁等藍草,之後割取藍草生葉將其浸泡於水中讓藍葉腐爛並釋出藍靛素,通常夏季要浸泡24到36小時,冬季則要2到3天不等。等藍靛素溶出後,接著將腐葉撈出並加入適量石灰乳後快速攪拌「打藍」, 再靜置1、2天等待沈澱後再用胚布袋過濾取出藍靛。

 

由於藍靛是泥狀染料且不溶於水,無法直接染色,必須透過硬木灰沖熱水製作鹼水「建藍」,將藍靛還原成隱色性染液才具有染著性,之後還要每天監控酸鹼度、攪拌並用營養劑與酵母菌「養藍」。

藍染是活藝術且成本高昂,這一大缸的原料就要2、30萬元

卓ㄟ說,藍草價值不菲,平均1公斤原料成本就要1千元,以卓也小屋那狀如大酒甕的染缸為例,光這一桶的原料就約要台幣2、30萬元,還不包括打藍、養藍等人力與技術成本,然而,藍染那無法捉摸的色澤變化充滿無盡的藝術魅力,且新藍染物會揮發藍靛染料獨特的芳藍氣味,不只防蟲,也讓人愉悅。

 

休閒農場應該要往六級產業發展,生產(一級)x農產加工(二級)x服務與直銷(三級)=六級,不只生產農產品當伴手禮,還要懂得加工提昇產品價值,更要懂得營造品牌價值提昇質感。卓ㄟ說,藍染可以只是DIY,也可以只當興趣,「但它更值得被推廣到國際,站上國際舞台。」

「我的理想是,以後只要提到藍染,大家就會想到該到卓也小屋來看看,甚至以後只要國際上提到藍染,他們就會想到該到台灣的卓也小屋來看看。卓也小屋就是要呈現給大家最完整的流程與最先進的觀念,要創造藍染的國際品牌。」

 

為了圓這個藍染國際舞台夢,卓ㄟ說:「我從都市搬到農村,現在我要從農村打回都市」。才剛剛擺脫長年負債跑三點半壓力,卓ㄟ兩夫妻又開始走回頭路,貸款到台中市區買店面,找大學時尚設計系教授還有專業設計公司一起創作與行銷藍染,除了開發各樣可站上國際舞台的商品,也積極在三義園區中興建「小屋藍染」品牌基地,讓自己從生產、打藍、藍染、到商品設計跟展示一條龍。

 

被動式服務美學

10多年下來,卓也小屋已經在休閒市場上站穩腳步,並從每日種花植草玩染布的經驗中悟出自己的哲學,該怎麼跟客人互動,卓ㄟ說:「我自己覺得,被動式的服務最美。」

 

沒有刻意的打招呼與鞠躬問候,走進卓也小屋,就像走進一個沒有主人的園區裡。在這園區裡,不會有服務人員緊緊跟隨,也不會有服務人員過來問你需要什麼,但只要有需要,就會有人來幫忙。

 

「在這園區裡,我不太把客人當客人,員工也不太把我這老闆當老闆。」大家彼此相處就是非常自然簡單的分享。「我覺得這樣的服務方式最美,也最能讓客人感覺放鬆。」

 

這樣的服務方式,也落實到卓也小屋餐屬的半自助式,想吃飯,不太有人理你,而是要自己走進餐廳後,請服務生幫忙找到座位後自己去拿菜,並由服務人員送上火鍋湯底與數樣在地特色小點。

卓也小屋的素食套餐只有一套,大家都吃一樣,但卻讓人充滿在地質感

到卓也小屋旅行,有機會依著不同季節體驗不同蔬果採果樂並享用

這些在地特色小點,像是以青菜打成汁加入蛋液,不加水也不加麵粉煎成餅皮,再包入豆薯、黑芝蔴、素肉鬆、葡萄乾等內餡的「翡翠蔬菜捲」,真材實料。又如手工香椿麵、養生五穀飯,還有以菜脯米為內餡的草仔粿加上酥皮的「客家小漢堡」,沒有囉囉唆唆的服務,卻讓人充滿自在與驚喜。

 

樹亂種、房子隨便蓋、不太把客人當客人,卓也小屋的服務與美感態度,或許跟許多休閒農場都不同,但卻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一條自然、充滿農村閒情與美學的品牌之路。

 

info

卓也小屋/苗栗縣三義鄉雙潭村13鄰崩山下1-5號/037-879198/www.joye.com.tw

 

作者陳志東

陳志東

現任:獨立記者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顧問
學歷:實踐專校社會工作科
經歷: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 社工員
台北市議會議員 助理
東森ETtoday旅遊 記者
中國時報旅遊美食 記者

TOP